林良丰 官方网站

http://linliangfeng.zxart.cn/

林良丰

林良丰

粉丝:5006044

作品总数:95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林良丰,别号圆明,福建厦门人。生于1962年,1981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,1981至二00三2003年执教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、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。师从著名画家张晓寒先生,擅长中国山水画、道释人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议价

国 画:议价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议价

拍卖新高:未提供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告别“仕女”:观音回归传统


文 / 甘丁

 

闽南这一带,“家家弥陀佛,户户观世音”,我们看惯的观音是:身材修长、素面如月,加上一袭飘飘白衣。最近,欣得林良丰先生佛像绘本《心月妙相:观音菩萨法相》,乍一看,有点不适应:观世音咋是这样?可是,作者却认真地说:观音本来就是这样。


那么,传统的观音妙相到底如何?凭什么说,那样的观音才是正统?如此塑造观音画像的价值和意义何在?这是我阅读绘本所思考的三个问题。


不一样的观音妙相


林的观音画像,的确颠覆了我心中的形象。首先,从身材上看,并不高,如果以头的长度计算,身高一般五个头的等比。林说,五头之身,这才是最本真的。反观我们看到的观音,身材高挑,影视剧中的观音更是一派现代模特身段。这与林的画像实在反差不小。失去了高挑的外形,如何表现观音的神韵?


在林看来,身高不是问题。俗话说,观音33相,这是传统画师总结出来的经验。手,这是塑造观音圣像的关键。林先生的构思,以手势为导向,双手的细微变化,持咒的相应表达,拂柳、拈花……明确表明观音的不同身份。为此,“观音菩萨可化身千万,随机度化,并无一定的造像格式”。也就是说,在林的观音画像中,每一尊都有一个动人故事。


手印之外,面相是林的另一刻画的重点。“面如满月”,似乎成为林先生塑造观音形象的一个口诀,他在题款中几次提到这四个字。的确,他笔下的观音,面形圆润,下巴浑厚。这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观音:一张张清丽别致的瓜子脸。林不把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强加在观音脸上,甚至,他还在观音的嘴上添了两撇小胡子。这一点,让我感觉更不一样。


该说到观音画像的颜色了。我平时看到的基本是白衣飘飘,尤其在闽南,人们供奉最多的是德化白瓷观音,白色纯洁,最能体现救世观音的特征。可是,林的观音画像却异彩纷呈,有些观音画像中,头顶或背部还闪现着光环。然而,颜色与水和墨相互渗透,有些甚至跨越了衣饰线条的界定,色彩却很能沉得住气。即使观音飘带用了山水画中最常用的草绿色,也一点不轻浮。


林笔下的观音就是这样与众不同。体态、手印、面相、色彩等无不给人陌生感。据说,陌生化是艺术创作的一条法则,文艺批评家布莱希特总结为“间离效果”,即与对象拉开距离后,产生的美好感觉。问题是,这样的“间离效果”,必须要以实际为依托,否则不成了凭空想象?


重返常识中的观音


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后,大概经历了两次较大转型,这在《心月妙相》绘本的题款中有所描述。第一次转型,追溯到初唐到中唐,这时从西域东来的观世音开始汉化,从男相变身女相。第二次转型在明清时代,观音画像仕女化、世俗化,一直影响到现代,就是大画家张大千也不例外。林的题款这样写道:“大千居士临写敦煌壁画,用笔工整,赋色艳丽,及至写意菩萨像,则素雅有致,然惜其略具仕女之韵味。”


那么,什么样的观音形象才是正宗呢?林20多年来一直在追问和探访。上世纪80年代他就在南普陀寺师法妙湛大和尚,晨钟暮鼓,敬摹观音菩萨。随后,每个假期,他必定走名山访名刹,西藏、新疆……全国几乎走遍,尤其钟情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大石窟,面对最真实的佛像、壁画,他细致体验,分析造像特点,反复揣摩,积累了好几叠写生本。前几年,林曾经出版《佛教名胜写生集》,这只是写生集中一小部分。


林先生还四处迎请观音画像和雕像到家中膜拜、研摹。当友人从台湾接来隋代敦煌绢本佛帧时,他诚心迎请到家里,悬挂素壁。听说友人收藏一尊清末德化瓷塑大师许云麟所造观音立像,高84厘米,而且沿袭明代德化大师何朝宗的风格,实在难得一见。他便设法迎请家中,浴手、焚香、敬绘。


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历练,他的一笔一画都必须讲究来历和出处,他所推崇的就是盛唐之前的历代观音画像和雕像。


按佛经说法,佛身高度有五个头高之说,目的是通过头部的夸张,体现佛菩萨的威仪。而面相、手印,得益于他长期所临摹的魏晋南北朝石窟中的雕像。当我惊讶于林对观音双眼、柳眉和唇线的生动勾勒时,他从书架上抽出《山西博物馆馆藏珍品》,翻出一张北齐时代菩萨石雕,他说,这个妙相的刻画给他太多感动了,无疑是他一个重要范本。


至于色彩的运用。有一次我到他家聊天,他指着悬挂家中的莫高窟绢本佛像赞叹不已,虽然经历一两千年的洗礼,斑斓色彩依稀可见。他还拿出书架上两尊唐三彩观音,华丽而沉稳。为什么他笔下的观音一改闽南观音的色彩单一,这都有原因的。


至此,我在上面提到的观音胡子,答案就变得简单了。印度佛陀传入中原时,原来就是男儿身,到中唐以后,人们感其慈悲情怀,汉化为女儿身,一代代流传至今。林所描绘的是正统的观音,自然,有些观音也就长出了小胡子……


从仕女到菩萨:礼仪功能的转变


对我这个外行来说,尽管开头提到的问题已经略知一二,可是对第三个问题还心存疑虑。


应该说,林画观音像的历程一直在变化。十年前我看过他画的观音,有点不一样,笔墨韵味都很有传统元素,我能够理解。《心月妙相》中后面几幅画于两三年前,身材、面相和色彩的运用,也有些许明清痕迹。就是今年,他的画风经历了一次蜕变,融进了自己对魏晋佛学的更多理解,完全回避了仕女化的世俗倾向。


从他的观音画像及创作的心路历程来看,不难理解,他创新的动力源于对观音画像的重新解释。他明白,明清以来的观音画像和雕像,负载了太多礼仪功能,也就是说,这类佛像基本用于公共场所,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,这就是观音像的实物性和社会性(参阅巫鸿在《美术史十议·代序》的分析)。他创作的着力点,就在于一步步超越了这种世俗的礼仪功能,他无意为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目的而作,而是完全服膺于观音菩萨的慈悲情怀。


从这个角度说,林的画像从礼仪的功能转向纯粹的审美。所以,林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,是无法复制的。或许,这就是艺术家与画匠的区别。正如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《艺术发展史·导论》所评价的:博物馆美术馆里的画作和雕像,大都不是有意作为艺术来展出的。真正的艺术家作画,外在因素可以不在考虑之中。


是的,林所抒写的《心月妙相》,完全是心灵礼赞,而不像某些画匠那样,一味追求观音画佛的观赏和流通。